【会议报道】近6万人次访问量!2020年传染病病原体实验室诊断和临床应用培训班暨浦江分子诊断大讲堂第四十一讲成功举办

会议报道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除了依据临床表现外,更主要的是病原生物的检测。为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检验医学水平,2020年11月13日-17日,2020年传染病病原体实验室诊断和临床应用培训班暨浦江分子诊断大讲堂第四十一讲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成功举办。
本次会议由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上海市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医学会分子诊断专科分会协办,浦江分子诊断大讲堂承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卢洪洲书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关明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南院吴文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李敏教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检验科朱召芹主任等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以及来自全国从事传染病检测的诸多医学同道同步参与本次会议的线上交流。
本次会议议题鲜明,近5天的学术会议,分为开幕式、主旨演讲、艾滋病和肝炎专题、结核病专题、呼吸道疾病诊疗专题、实验室检测技术专题等。受疫情的影响,本次会议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会议直播首日即吸引了来自全国医学同道近6万人次的关注,学术交流气氛浓厚。与会者纷纷感谢浦江分子诊断大讲堂这个学术平台的支持,为我国从事先传染病诊疗专业的同道们搭建了一个互相沟通、相互学习、切磋技艺、展示成果的平台。
01
开幕式
11月14日上午,会议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检验科朱召芹主任的主持下拉开序幕。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检验科朱召芹主任主持开幕式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关明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南院、上海市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文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李敏教授给本次会议做了开幕致辞。
专家们在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得以顺利召开,既归功于中国抗疫斗争的战略性胜利,也归功于举国上下对病毒的正确认知和应对,特别要归功于广大检验医学人的勇敢担当和对学术交流的执着与热情。期待通过本次的学术交流,能促进我国医疗机构传染病诊疗水平的提高。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关明教授在开幕式致辞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南院吴文娟教授在开幕式致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李敏教授在开幕式致辞
02
主旨演讲
简短而隆重的开幕式后,由多位医学检验界大咖带来“主旨演讲”环节。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卢洪洲书记
主旨演讲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卢洪洲书记主讲了《新冠病毒的分子诊断与全球科学防控》。卢书记概括了新冠疫情防控的进展和公卫中心为上海制定新冠疫情“一人一策”诊疗中发挥的作用,上海经验给国际抗疫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并介绍了团队的科研探索工作。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关明教授
主旨演讲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关明教授主讲了《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Guideline on the Diagnosis of COVID-19》。关主任介绍了美国新冠疫情的现状,并对美国的新冠防控指南进行了解读。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南院吴文娟教授
主旨演讲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南院、上海市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文娟教授主讲了《平战结合区域性感染病实验诊断中心建设》。吴主任就当前的新冠疫情的形式,结合武汉方舱医院以及本院新冠检测中的工作经验,提出区域性感染病实验诊断中心的必要性,并对其发挥平战结合的功能定位进行阐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李敏教授
主旨演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李敏教授主讲了《微生物检测技术和研究热点》。李敏主任介绍了微生物检验对传染病诊疗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微生物检验技术的现状和进展,阐述了当前包括细菌耐药机制等在内的研究热点。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朱召芹教授
主旨演讲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朱召芹教授主讲了《快速分子POCT应用进展》。朱主任指出,快速分子诊断的床旁检测的仪器设备和技术发展迅速,可以与高通量的RT-PCR技术优势互补,在各级诊疗机构中发挥不同的作用。需要进一步规范POCT的质量控制和生物安全管理。
03
艾滋病和肝炎诊疗专题
11月14日下午为艾滋病和肝炎诊疗专题。 第一个环节由松江中心医院侯彦强主任主持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孙奋勇教授
专题演讲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孙奋勇教授做了《丙肝检测的挑战与对策》的授课,介绍了丙肝的流行变化趋势、丙肝病毒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和优缺点。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沈银忠教授
专题演讲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沈银忠教授做了《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断》的授课,指出要重视艾滋病机会感染,并分析了艾滋病患者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详细介绍了艾滋病常见的合并的真菌、合并感染后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诊断等。
第二个环节由宝山区罗店医院柏晓松主任主持
上海市中医医院蔡枫教授
专题演讲
上海市中医医院蔡枫教授做《实验室核酸检测污染来源与预防措施》的授课,详细介绍了核酸实验室污染的来源、去污染处理、实验室预防污染措施。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万延民教授
专题演讲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万延民做《调节性T细胞与新冠病程进展关系的初步观察》的授课,分析了新冠病程中细胞因子应答特征,阐述了调节性T细胞与新冠病程进展的关系。
04
结核防控专场
11月15日上午,“抗疫防痨,多科协作”凯杰结核防控专场如期开展。六位讲者围绕IGRA技术指南、IGRA(QFT)临床应用、结核诊断技术及结核实验室质控等专题进行了有广度有深度的分享。
卢水华教授
以当前结核病全球现状为开场,引出WHO近年来围绕“END TB”开展的系列行动和相关指南,包括逐渐加强推荐使用IGRA用于结核诊断和潜伏性结核感染(LTBI)筛查;随着IGRA技术在结核感染检测中的应用进展,多个国家陆续出具相关指南和共识以明确IGRA技术在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和用途。
邵 凌 云
从临床医生的视角分析了结核检测技术在临床疾病诊断和鉴别中的应用,通过临床案例总结了IGRA方法在肺外结核病诊断、结核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中阳性和阴性结果对临床医生的参考价值。
鲁 炳 怀
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微生物实验室负责人鲁炳怀教授,分享了目前实验室结核病诊断新技术的优缺点,揭示了IGRA应用的几个常见误区,阐明正确解读IGRA结果的重要性。
舒 赛 男
以儿童结核病诊断的现状和临床特点入手,分析了目前儿童结核病诊断方法的优缺点和局限性,并重点介绍了以QFT为代表的γ-干扰素释放实验在儿科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余 方 友
以上海市肺科医院的实际检测情况,分析了传统的结核病病原体诊断方法对于新发结核病的诊断效果,同时也介绍了新型的检测手段,如IGRA、GeneXpert、TB-RNA在临床中的应用,并探讨了这些方法在临床应用的前景。
江 渊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参比实验室江渊主任,就面对中国结核病负担和未来如何更好的提升实验室在结核病防控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05
呼吸道病原诊疗专题
15号下午,呼吸道病原诊疗专题在中山大学检验科郭玮主任的主持下积极互动和讨论。
郭玮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主任,博士、博士生导师。
肖艳群
上海市临检中心肖艳群主任做了《秋冬季平战结合疫情防控-流感及新冠检测技术储备》的专题,为各级医院在应对秋冬季呼吸道疫情的防控提供了很多建议。
徐 锦
上海市儿科医院徐锦主任做了《新疫情时代,如何做好呼吸道病毒的检测?》的讲课,详细介绍了呼吸道病原体的流行病学变化趋势,分享了呼吸道病毒检测经验。
接下来的环节由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检验科主任朱召芹主持。
蒋晓飞
华山医院蒋晓飞教授做了《细菌药敏报告的解读》的讲课,从药敏检测的实验室折点变化,目前药敏三级报告的经验,到快速药敏检测的检测方法都做了详细的解读。
易志刚
复旦大学分子病毒实验室易志刚教授做了《新发传染病病原鉴定策略》的讲课,用生动的例子给我们揭示了新发传染病病原体鉴定的常见的方法和方法的优缺点。
06
实验室操作专题
11月16 -17日为实验室操作专题,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金山院区举行了抗酸杆菌涂片、分枝杆菌培养、结核药敏试验操作培训(钱雪琴、刘一力、苏俊、赵洋洋带教)和寄生虫实验室检查(戚伟强、张蓓和王棪带教)。
会场花絮
此次会议还留下很多精彩瞬间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