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治疗药物监测及新质谱技术临床应用》培训班暨浦江分子大讲堂第五十八讲顺利举办!
2024年9月21日,由上海市遗传学会主办、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检验医学科、浦江分子大讲堂共同承办的《临床治疗药物监测及新质谱技术临床应用》培训班成功落下帷幕。本次培训班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临床检验专家、遗传学家、临床医生、学者等共同探讨质谱技术在临床与科研中的应用,交流经验,推动质谱技术在临床治疗药物监测(TDM)领域的发展与创新。现场座无虚席,热情高涨。授课老师的讲解引人入胜、内容充实、干货满满,学员获益匪浅。
开幕式
培训班的开幕式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检验医学科主任关明教授主持,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赵重波教授和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遗传诊断分会主任委员卢大儒教授分别致辞。
赵院长高度肯定了华山医院检验医学科在质谱技术领域的努力耕耘,并从临床医生的角度对检验医学科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许,鼓励检验医学科应用质谱技术开展更多与临床紧密相关的检测指标,助力临床诊疗。卢教授对新质谱技术的广泛应用表达了美好愿景,期许质谱技术在遗传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开幕式结束后,全体与会人员集体合影。
全体与会人员集体合影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赵重波教授致辞
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遗传诊断分会主任委员卢大儒教授致辞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检验医学科主任关明教授主持开幕式
9月19日课程精彩回顾
作为2023年上海市创新医疗器械应用示范项目《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仪系统(在血药浓度监测方面)应用示范项目》项目负责人,关明教授详细介绍了项目的初衷与进展,同时作题为《基于质谱TDM的发展趋势与展望》报告,深入探讨了质谱技术在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前沿应用,强调了其在精准医疗中的核心作用,特别是在不同药物的治疗监测中所带来的数据精确性。由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副院长李冬教授主持。
李冬教授主持第一、二部分报告,并做精彩点评
关明教授讲课
随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主任郭玮教授进行了题为《液相色谱质谱的临床应用》的授课,详细介绍了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在药物浓度监测、多种维生素、内分泌激素检测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并结合多个复杂病例,展示了质谱技术在临床决策中的关键作用。
郭玮教授讲课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杨冬琴教授进行了题为《ICP-MS在临床上的应用》的授课,详细介绍了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在痕量元素检测中的优势,尤其是在铅、汞等重金属检测中的高灵敏度和高精度。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检验科主任林锦骠教授主持。
林锦骠教授主持第三、四场汇报并做精彩点评
杨冬琴教授讲课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检验医学科副主任蒋浩琴教授随后带来了题为《抗癫痫药物TDM的质谱检测和临床应用》的授课,向全体学员生动的展示了质谱技术是如何精确检测抗癫痫药物浓度,改善检测优化检验流程,以确保个体化治疗有效性的,并通过实际病例展示了其在临床调整用药方案中的应用。
蒋浩琴教授讲课
19日下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医学检验中心/临床检验中心/质控中心主任蒋黎教授首先带来《类固醇激素质谱检测程序与质量保证》的授课,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浦东院区检验科负责人卢仁泉教授主持,蒋教授分享了如何确保质谱在类固醇激素检测中的准确性,并详细讲解了质控环节的管理与优化,为在座学员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卢仁泉教授主持第五、六、七场报告,并做精彩点评
蒋黎教授讲课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柯青老师随后讲授了《质谱技术及其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课程,探讨了基于质谱技术的药物监测在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中的应用前景,并展示了如何通过该技术提升临床检验的精确性和诊断效率,并就其医院质谱实验的建立过程分享了宝贵的经验。
柯青老师授
接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花玮教授进行了题为《便携式质谱指导胶质瘤手术的创新应用》的授课,展示了便携式质谱仪如何在胶质瘤手术中提供实时病理信息,提升了手术的精准性,为临床手术提供巨大帮助,有助于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为质谱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更广阔的展望。
花玮教授讲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张洁教授随后进行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治疗药物浓度监测中的标准化流程》的授课,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检验医学科副主任蒋晓飞教授主持。张教授首先讲解了为何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随后介绍了质谱检测标准化的重要性并重点介绍如何通过标准化操作流程提升治疗药物监测的精准性和可靠性,引起了现场学员的热烈反响。
蒋晓飞教授主持第八、九场报告,并做精彩点评
张洁教授讲课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副所长张菁教授最后带来《质谱在抗菌药物TDM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授课,详细介绍了质谱技术在抗菌药物浓度监测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其在临床实施中的优势和关键技术点,帮助医生优化抗菌药物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张菁教授讲课
9月20日课程回顾
第二天的课程首先由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周伟燕教授带来的《临床质谱实验室如何提高EQA计划的及格率及注意事项》,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院长助理兼检验科主任侯彦强教授主持。
周教授基于国家临检中心全国每年质谱项目的室间质评情况,具体分析了目前质谱检测在临床实验室间日常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临床实验室应如何提高质谱检测在不同实验室间的可比性,强调了质控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分享了提升EQA合格率的实用建议,引起现场学员的热烈反响。
侯彦强教授主持第一、二场报告,并做精彩点评
周伟燕教授讲课
接下来,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居漪教授进行了题为《临床串联质谱技术的质量管理》的授课,详细介绍了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质谱检测项目室间质评的开展情况,介绍了质谱检测中质量控制的要点,探讨了如何通过优化质控流程提升实验室检测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居漪教授讲课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及中国人类蛋白质组组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陆豪杰教授进行了题为《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糖基化标志物分析》的授课,由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临床生化免疫学研究室主任的朱宇清教授主持。陆教授介绍了质谱技术在分析糖基化标志物中的应用,特别是在疾病诊断中的前景,展示了这一领域的新研究成果。
朱宇清教授主持第三、四、五场报告,并做精彩点评
陆豪杰教授讲课
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李水军教授随后探讨了《质谱技术开展药物浓度监测及药物毒物中毒筛查》。李教授首先分享了徐汇医院中心实验室质谱检测的开展情况,后结合多个实际案例,展示了质谱技术在快速筛查和精确检测毒物中的优势,强调了其补充临床常规检测的重要作用。
李水军教授讲课
下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临床医学研究部主任的邹琳教授首先带来了《质谱技术在儿童健康中的应用与前景》的授课,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刘春芳教授主持。邹教授深入探讨了质谱技术在儿童疾病筛查中的应用,展示了其在早期检测和干预中的独特优势。
刘春芳教授主持第六、七、八场报告,并做精彩点评
邹琳教授讲课
随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心实验室副主任技师张心菊老师主讲了题为《核酸质谱技术的应用进展》授课,详细分享了质谱技术在核酸检测、肿瘤和遗传病分子诊断领域中的前沿应用,探讨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张心菊教授讲课
随后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邓宇航老师进行了题为《临床质谱在C肽检测中的应用》的汇报,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质谱技术建立检测指标的参考系统,展示了质谱技术在参考系统的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邓宇航老师授课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检验医学科张翠萍老师随后进行了题为《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血清神经递质参考区间建立与性能评价》授课,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组长田月如副主任技师主持。张老师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质谱技术为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提供诊断支持,特别针对血清神经递质参考区间的建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田月如教授主持第九、十场报告,并做精彩点评
张翠萍老师授课
最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任药师王斌教授进行了题为《基于治疗药物监测的肝移植患者抗真菌感染治疗策略》的授课,重点介绍了质谱技术在个体化用药中的应用,根据具体的例子,循循善诱的展示了治疗药物监测对肝移植患者抗感染治疗的支持作用。
王斌教授讲课
在培训班的理论课程结束后,主办方对学员们进行了理论知识考核。并对表现优异的学员赠书,赠书由华山医院检验医学科蒋浩琴副主任主持。
赠书仪式合影
9月21日课程回顾
最后一天的课程是实验室参观和质谱检测教学实验。张翠萍与曹心怡老师带领学员参观了华山医院总院的质谱实验室,吴文清和邓宇航老师则带领另一组学员参观了虹桥院区的质谱实验室。现场学习、交流氛围热烈浓厚。
通过为期三天的学习班,学员们表示获益匪浅,课程内容充实且深入。专家们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授课方式,帮助学员们加深了对质谱技术的理解,并展示了其在临床检验中的实际操作技能。质谱技术将继续推动精准医疗的发展,为临床治疗和诊断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