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道】血液体液学检验新进展暨论文撰写学术视角·浦江分子诊断大讲堂第四十讲

为积极推动和普及精准医疗相关的诊断技术,促进个体化医疗的健康发展。2020年8月20日下午13:30,由浦江分子诊断大讲堂主办、上海理工大学附属杨浦区市东医院协办、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提供学术支持的"血液体液学检验新进展暨论文撰写学术视角·浦江分子诊断大讲堂第四十讲"在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5号楼三楼会议室如期举办。
此次会议,是疫情发生以来浦江分子诊断大讲堂主办的首次线下会议,邀请了众多上海市医学会检验专科分会的专家及一线骨干,围绕中文医学期刊专家审稿的视角、检验科如何跟踪血小板治疗&疗效判断、肠道微生物态紊乱与结直肠癌精准诊断、视网膜玻璃体淋巴瘤的实验室诊断、流式细胞分析仪及细胞形态学在血液病诊断中案例分享等方面进行探讨。同时结合线上直播的方式,与更多同道分享日常工作中的宝贵经验。
会议当日,学术氛围浓厚,不仅现场各位专家及与会嘉宾积极交流,来自线上的近3000名医学同道也积极参与,共同学习探讨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助力践行“检验医学助力健康中国”宗旨。

会议伊始,由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市东医院检验科庄文芳主任致开场词。庄主任首先对线上线下与会的各位专家、同道表示了热烈的欢迎;还对与会领导、浦江分子诊断大讲堂平台以及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随后,由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市东医院分管院长王海鹰教授和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检验科主任范列英教授共同致欢迎词,并祝愿本次会议取得线上线下圆满成功!
本次会议由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主任李冬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检验科副主任刘维薇教授共同主持。
第一位演讲嘉宾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检验科
中文医学期刊专家审稿的视角及关注点
范教授从审稿的作用及视角、稿件评审流程与关注点以及如何正确应答编审意见等角度就中文医学期刊专家审稿的视角及关注点做了精彩的讲解。同时通过详细的举例,为与会嘉宾分析了常见写作短板有哪些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第二位演讲嘉宾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检验科
检验科如何跟踪抗血小板治疗&疗效判断
丁教授首先讲解了血栓的形成过程,又根据不同口服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分析了检验工作者应该通过哪些检测手段来跟踪血小板治疗以及疗效判断。最后,丁教授为与会嘉宾介绍了抗血小板药物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三位演讲嘉宾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检验科
肠道微生物态紊乱与结直肠癌精准诊断
翁文浩副教授详细介绍了肠道的微生态环境,通过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研究指出具核梭杆菌与结直肠癌的密切关系,并讲解了具核梭杆菌作用机制。最后,他从实际出发,结合大量研究成果分析了益生菌在结肠癌预防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对结肠癌预防的重大意义。
第四位演讲嘉宾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院检验科
视网膜玻璃体淋巴瘤的实验室诊断
陈锟主治医师主要为与会嘉宾介绍了玻璃体切除术,并通过病例分析指出如何建立规范玻璃体液诊断模式。他表示,玻璃体细胞学现已作为诊断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重要手段,而且玻璃体/房水细胞因子可以弥补细胞学诊断不足。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研究所
AML免疫分型病例分享
吴婧主管技师主要为大家介绍了AML免疫分型的作用、正常髓系细胞分化阶段以及FCM识别异常髓系原始细胞的基础,也通过实际案例,分享了她在运用流式细胞术诊断AML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市东医院检验科
血细胞形态学案例分享
庄主任通过三个精彩的病例分享,分别从血液常规检查,细胞形态学和流式细胞术等方面为与会嘉宾详细解析了白血病的诊断思路与要点。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